广州红专厂创意园
艺术中心
开业时间:
装修时间:
停车位:-个
会场数量:8间
客房数量:-间
餐厅数量:-个
酒店简介

  红专厂原身为广州鹰金钱食品厂(广东罐头厂)。早在1893年,现代罐头技术传入南粤,世界上第一罐“豆豉鲮鱼”在国内最早的罐头食品厂――广州广茂香罐头厂诞生。至此,便有“百年鹰金钱,始创豆豉鲮鱼”之佳话。广东罐头厂是前苏联与中国经济合作的165个重点项目之一,由轻工业部于1956年筹建,1958年投产的大型罐头食品加工企业,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罐头厂,利用广东丰富的水果、蔬菜以及水产资源,为国内外提供大量的味美价廉的罐头食品。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生产后,厂区内原有的苏式建筑以及结构已经渐渐不能满足大型现代化机械生产的需要,加上“退二進三”政策,厂方决定搬迁厂房。罐头厂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不过园区的历史老建筑得以保存下来。 2009年,我们在这里播下了第一颗创意种子,种子得以发芽成长,创意因子活化了废弃的工业厂房。在经历了历史时代的洗礼后,她依然向我们展示着辉煌的时代烙印,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历史故事。我们将延续历史,将创意元素与生活点子渗透其中,新与旧的碰撞焕发出超强的生命力。在这里始终凝聚着最前沿的,最意气风发的社会力量。如今,创意产业代替了工业产业,创意力量驱动时代的巨轮启航。

  开园之初,红专厂就探寻广州这座城市从传统产业向创意产业跨越的途径。因对于艺术创作的追求与渴望,以及对历史的珍惜与保护,一群有抱负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意人士毅然开始在保护原建筑群整体风格、色调和构造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保持了原来风貌,同时令其焕发出新鲜的创意活力,将罐头厂包装建设为一个国际化的创意产业基地。红专厂的命名,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意义,原来的罐头厂建于1956年,一个又红又专、精神奋发、意志激昂的年代;另外一方面是物质层面的意义,厂区内很多红色砖材的建筑,因此取用了“砖”字的谐音,用了“红专厂”这样一个特别的名字。英文“Redtory”是红色“red”和工厂“factory”的结合,充满时尚感,又创意十足。

  红专厂是一个以国际标准定义的集设计、艺术、文化及生活的创意区,形成文化产业的综合体;是城市CBD中的CAD(艺术中心区);是广州城市文化表达的窗口和人文精神的境地。自成立以来,红专厂吸引了国内外知名的画廊、设计工作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媒体、学术基地、艺术机构、时尚店铺、康乐俱乐部、特色餐厅及咖啡店等创意产业机构的进驻,成为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区。

  广州红专厂/艺术与设计工厂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珠江新城CBD中轴线的东侧,珠江口西北面,坐拥珠江北岸的一线江景,南面与琶洲国际会展中心隔江相望,北临天河商业圈,是城市中心难得的集时代气息/艺术/创意/文化于一体的生活体验区。与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海心沙广场、广州大剧院、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广州图书馆新馆、第二少年宫和广州电视塔形成横向文化轴线。

  园区总面积达17万平方米,园内拥有兴建于20世纪五十至八九十年代的旧式建筑,其中几十座大小不一的苏式建筑最为瞩目。这种由檐部、墙身、勒脚组成的“三段式”结构,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空旷通爽,冬暖夏凉。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一半,每一横排建筑之间相间20余米,都长有高大的乔木,配有500个停车位。

  有别于其他创意园区,红专厂是艺术展示和创意产业的平台,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自创立三年来,红专厂通过这个平台扩大民众与现代设计、艺术的接触机会,让现代设计和艺术成为大众生活一部分,扮演“中国创造”灵感发源地的角色,展示中国创造的力量。最后变成一个驱动广州,甚至驱动整个中国创意产业的引擎。

  红专厂积极与各政府机构、国内外艺术、文化机构、领事馆、大使馆、高等院校、以及传媒集团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已成功举办200多场展览、文化活动、论坛、讲座、音乐会等,成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及好评。被评为2010、2011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并成为广州市天河区创业基地、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学生实习基地、广州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实习基地、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实习基地、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广州联络处、清华大学张仃艺术研究中心广州联络处、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艺术中国网(广东站)、法国美术家协会广州办事处等,被誉为广州/南中国的创意产业文化名片。